主机手游:热门手机游戏下载网站

主机手游首页|游戏合集|最近更新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→  攻略 → 使命召唤战区太平洋新赛季枪械及配件推荐

使命召唤战区太平洋新赛季枪械及配件推荐

日期:2022-10-21 13:11:02栏目:游戏攻略浏览:

使命召唤战区枪械配件是游戏中强化枪械的关键,第一赛季太平洋地图如何选择枪械配件?下面一起来看看使命召唤战区太平洋新赛季枪械及配件推荐

  • 随之而来的还有新模式——“先锋大逃杀”,同时18的所有枪械加入战区,想必大家尚不清楚目前主流有什么枪。所以熬夜打了几个小时大概给大家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枪械。
    注:由于不可抗力,目前无法进行枪械数据的测试,因此下面的内容都只是我自己打了一晚上之后,结合COD18内的数据主观推荐的,仅供参考。
    冗余配件简述
    先简单聊一下18的冗余配件——就是那些一大堆配件但实际上没几个能用的玩意。(懒得看这部分、想直接抄配装作业的可以自行下翻)
    1.瞄准镜
    选择很多,不过大多数人也就主要用那么几个:
    想要视野最好,那自然是“板子反射瞄准镜”(或者Mk.3和Mk.8反射镜),视野极佳,就是倍率很小。
    稍微打打中距离可以带G16 2.5倍,再远点可以ZF4 3.5倍。
  • 压枪苦手建议选择复合式瞄准镜(比如1/2.5倍和1/3.25倍的翻转式瞄准镜,这两个给的后坐力控制是最多的)
    眼神不好、看不见人的推荐“Mk.12夜视镜”
    需要远距离索敌的话推荐“SVT-40 PU瞄准镜3-6倍”(而且这个貌似还不反光?)
    其他瞄准镜一般就没啥人用了。
  • 2.下挂/握把
    需要最佳的后坐力控制(比如中距离步枪、机枪等),那就选择“M1941手挡前握把”,给的垂直、水平后坐力控制都很足。
  • 需要较好的机动性,开镜流就选择“M3备战握把”、腰射流就选择“SMLE手枪握把”。
  • 对于远距离枪械(比如射手和狙击枪)或者缺乏稳定性的枪械(比如Bren等越打越飘的枪),推荐选择“m1930冲突直角”弥补稳定性,同时给予一定的水平后坐力控制。
  • 刺刀适用于特殊场合,建议搭配特长“触手可及”使用。
    3.侧握把
    一共有足足10个侧握把,但实际上常用的就一半:
    橡胶握把——只加垂直后坐力控制,性价比不高,pass;
    胶带握把——加稳定性和切枪速度,仅适用于打冲锋流的射手和狙击枪;
    皮革握把——只加开镜速度,性价比不高,仅适用于中距离射手和狙击枪;
    碳纤维握把(本体多人中名为“布料握把”)——加开镜速度、跑射速度和腰射后坐力恢复,非常适合各类冲锋流的枪;
    凹槽握把——大幅增加开镜移速和水平后坐力控制,非常适合于各类架枪走位流的步枪、机枪等;
    压纹握把——只加水平后坐力控制,性价比不高,pass;
    聚合握把——大幅增加被击中时的晃动抵抗力,同时增加连续开火的稳定性,适用于多人机枪等(比如开镜慢被对面架死、被打先手的情况);
    松焦油握把——卡佛前握把的侧握把版本,后坐力控制和腰射的搭配很奇怪,仅适用于多人ppsh这种(没解锁最后一个枪管的时候后坐力上天,但战区不知道为啥很稳);
    颗粒握把——增加瞄准稳定度和开镜移速,非常适合于架点走位流的狙击枪和如Bren稳定性较差的机枪;
    斑点握把——大幅增加后坐力恢复,同时增加一开始时的射击准度,比较适合于半自动、连发枪械(如ITRA BURST、G-43、Bren单点等)
  • 4.枪口
    在目前的环境下一般都是开镜用水星消音、腰射用MX消音(马克沁消音器),其次也可以考虑F8稳定器+次音速弹的组合(如果次音速弹不会冒红点的话)。
    5.特长
    18有两个特长,一般特长1更有用,不过取决于个人打法,就算不带,影响也不是很大。回头有机会再单独聊吧。

    配装推荐
    1.突击步枪
    STG44
    鉴于目前没有合适的模式可供我测试全武器全配件的数据,只能在新兵训练营勉强得到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——使用620精准枪管的情况下,头部伤害51,胸部伤害27,腹部和四肢伤害25(在36m内测试都是这个结果,但是不排除有第二段射程的可能性)。
    如果使用.30俄式子弹增加伤害的话,想必伤害会更高。
    即便不加头部伤害,有着“咽喉要地”的加持,上半身伤害都按照头部伤害来计算,这将会是爆发非常好的枪械。(五枪带走满甲)
    我个人更注重开镜后的移速问题,因此选择了加M3备战握把和战术枪托。
    觉得不够稳的可以自行更换握把和枪托即可;
    对腹部和四肢的低伤害不放心的可以选用“空尖弹”弹药。



  • BAR
    也是一把非常强力的枪械。
    在.50弹药的加持下,能够保证一枪伤害在65以上,甚至有可能做到四枪秒杀满甲。
    因此即便射速仅有不到400RPM,也有非常高的输出表现。
    PS:这蓝图是通行证给的,非常良心,配件几乎不怎么需要换。
    枪管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之间选择其一即可,第一个枪管更稳但是机动性慢不少,第二个枪管不那么稳但机动性好些。
    枪托在第二个和第五个之间选择其一即可,第二个枪托加成更多但是开镜慢,第五个枪托开镜快点。
    对压枪没问题的可以把枪托换成第四个,甚至换成无托都可以。



  • 3.AUTOMATIC
    非常好用、没什么门槛的激光枪。射速快续航高后坐力小,机动性也还不错,输出稍微差点,但可控性能弥补很多回来。
    同样我这套也是更注重开镜移速的,需要更精准的命中率请自行更换握把和枪托。
    另外这个枪管加爆头伤害,但是减身体伤害,介意的话请选择第一个枪管。
    说起来这枪的枪管和枪托没其他枪那么有用,提升比较小。




  • 其他几把步枪我还没怎么尝试。
    NZ-41和Bren差不多,越打越飘,手感很怪,另外输出和续航不是很优秀,机动性倒是不错。
    AS44水平方向抖动的很厉害,必须带长枪管,但是加伤害的弹匣只有30发,和AUTOMATIC想比不是很有优势。
    Volkssturmgewehr(人民突击步枪)机动性很不错,续航也很足,中近距离的表现很不错,值得尝试。(然而我之前没练这把枪的级别,尴尬了)
  • 对了,还有把四连发。。。不过我猜应该没人会去选择用那玩意。

    2.轻机枪
    把轻机枪放在步枪后面说,是因为18的机枪在配件加持下和中远距离步枪区别不大。
    MG82
    戏称为“猛刮82”,实际上一点也不刮。13mm反器材弹匣的输出几乎爆表,如果带“穿甲弹”的话基本可以一梭子融化任何载具了。
    第一套是最稳的,第二套牺牲了一部分稳定性把机动性拉起来了,看需求。

  • Bren
    Bren这把枪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不要一直按着开火键不放,因为它越打越飘。
    鉴于射速很慢,手速快的玩家甚至可以单点点出最高射速——正由于每次单点会重置后坐力抖动,所以单点的时候后坐力很小。手速跟不上的可以几发几发地点射。
    我个人更推荐用图中这个枪管;虽然Bren的第一个枪管还能进一步加伤害,但是很飘,而且没有这个枪管的“伤害不衰减”来的靠谱。
    .50弹匣和不衰减组合之后的结果就是全距离5枪死。
    另外Bren也是所有枪中穿透力最高的,所以压制能力非常强。
    第一个枪管和.50弹匣理论上可以做到三枪死,技术高的大手子可以试试,我是不太控的住。



  • DP27
    无脑配装即可,第三个最长的枪管+第三个或者第五个弹匣“.30-06”,第一个枪托性价比很高,对开镜移速给的很足。

    Type 11
    机动性非常好的机枪,如下滑板鞋配装可以做到开镜移速和冲锋枪并肩。就是输出比不上上面几位。
    截图的时候没注意,弹匣应该用最后一个加伤害的,这里用错了。



  • 3.冲锋枪
    STEN和百式虽然拥有“热斗”,但也冲不过喷子;而且射速太快、加伤害的弹匣只有二三十发,续航太差了,不推荐。
    MP40和OWEN属于中远距离冲锋枪,感觉在目前环境下,这两位不怎么有机会出场,回头尝试一下。
    因此综合续航和输出,主要就推荐M1928和波波沙了。
    走的都是开镜流,M1928如果控不住就带第二个枪管(但我感觉M1928打远的手感不如波波沙);
    波波沙在本体的后坐力非常大,最后一个枪管也没法完全hold住。但战区的后坐力反而非常小,强烈推荐。

  • 4.霰弹枪
    毒瘤来了。
    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,后来被喷麻了只好加入。
    EINHORN REVOLVING & GRACEY AUTO
    一个是转轮喷一个是连喷,原理不一样但是实战效果差不多,基本都是两喷带走满甲。
    猎鹿弹是灵魂,跑射配件基本必带,带不带热斗取决于玩家的打法,其他自行决定。
    游击带5发即可,多排正面硬刚带大弹鼓。

  • COMBAT SHOTGUN(战斗霰弹枪)
    无敌的存在,大约10m内都是满甲一喷直接死。
    同上,猎鹿弹是灵魂,跑射配件必带,咽喉要地最好也带上。
    游击带5发即可,多排正面硬刚带大弹鼓。



  • DOUBLE BARREL(双管霰弹枪)
    双持,射程内必定一枪一个。
    猎鹿弹+双持+跑射配件必带,弹匣不推荐带,其他看自己。
    经常近距离作战可以带第三个削短型枪管,伤害更高,但准度和射程都偏低。



  • 5.手枪
    目前只推荐这两把。
    RATT和KLAUSER不能双持,1911输出很美好(极限情况四枪死)但是弹匣实在太小了,容错率太低。
    TOP BREAK(左轮)
    贴脸左右手同时喷可以做到秒杀满甲,远一点可能就不行了,不过作为副武器有这个表现已经很nb了。
    本体的话倒是可以不带霰弹也能玩,战区没试过。



  • MACHINE PISTOL
    全自动双持突突突,没啥好说的,倒也不算很离谱。
    截图的时候少带了个“微火扳机”的配件。



  • 6.射手步枪
    虽然和机枪对比没啥优势,还是说一下吧(难得肝完满级了都)。
    G-43
    开镜移速拉满。.30-06一枪50伤害,可惜弹匣只有10发,打打多人还行。
    另外这射手步枪有全自动枪管配件,可以用,但是减伤害,输出乏力。



  • M1 Garand(加兰德步枪)
    gunkick非常大,满配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控制下来;
    咽喉要地的帮助下,最快可以三枪击杀满甲。




  • SVT-40
    和COD16的dragonuv很像,两枪上半身可以击杀满甲,但是后坐力跳的厉害,空枪就要命了。
    |page-break}%
    7.狙击枪
    虽然是下水道,开镜奇慢,容错率极低,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玩。
    3-LINE RIFLE(莫辛纳甘)
    开镜太慢了,所以我是这么突发奇想配的,可能不那么好理解。
    枪管减弹速,但是.30-06弹匣+20%、加长弹+30%,弹速又拉回了1000m/s以上的水平。
    覆盖防止漏闪光点(如果生效的话)、深呼吸延长屏息时间(屏息的时候稳定性拉满,准星基本不晃)、其他都是加开镜速度的。



  • KAR98K
    98k没有加伤害的弹匣,只有加伤害的枪管(同时也加弹速和射程),因此不得不带了(不然一枪破不了甲)。
    当然如果你准度够好、枪枪头的话,可以把枪管换成倒数第二个加开镜速度的,缺的子弹速度靠加长弹来弥补,应该也有不错的表现。
    甚至还可以加刺刀和触手可及——狙击枪的正确用法(不是)



  • Type 99
    99式比98k开镜更快,而且除了加伤害射程弹速的枪管,还多一个加伤害的弹匣。
    除了自带狙击镜的视野要差一点以外,其他我觉得都比98k好。


  • 网友评论